近日,湖南籍歌手傅松因口腔癌不治离世,终年36岁,令人唏嘘。据悉,他生前就有嚼槟榔的习惯,而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口腔癌危险因素之一。就在今年6月,他还发布了视频,表示自己口腔癌已经复发了三次了,劝诫广大民众远离槟榔。从视频中,还可以看到他的左脸因为肿瘤而出现了溃烂的情况。一时之间,槟榔也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话题。槟榔真的有那么致命呢?为什么总有人将其视为挚爱?
长期嚼食槟榔,对口腔造成严重损伤
槟榔是棕榈科下的成员,原产于马来西亚,而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等亚热带地区。所以有嚼吃槟榔习惯的人们,也大多是当地的居民,其中以湖南居民最为人熟知,嚼槟榔俨然成了湘人最重要的标志性习俗。人们在食用槟榔的时候通常只是将汁液嚼完后吐出。但是槟榔质地较硬,纤维粗糙,长期嚼槟榔会造成口腔造成物理损伤,比如口腔黏膜和牙齿的损伤;同时槟榔中含有的生物碱等化合物成分,能直接杀死口腔细胞,导致口腔炎症。这两种因素结合,长期咀嚼槟榔的人们口腔就会持续受到破坏,久而久之甚至会引起口腔黏膜癌变。
槟榔致癌,为什么仍有人视为挚爱?
1、为治病
当然,一些人爱吃槟榔也不是仅仅因为这是当地特产。中国人吃槟榔的历史,由来已久。苏轼当年被贬惠州、儋州时,就曾作多首诗词描述食用槟榔的体会。其中提到,“可疗饥怀香自吐,能消瘴疠暖如薰。”,也正好反映除了为何当地的人们这么喜欢吃槟榔。古人认为,食用槟榔能够驱除瘴气,中医也用槟榔治疗水肿、脚气、食积气滞、腹胀便闭诸症,也用来治疗肠寄生虫。而瘴气就是中国古代南方多种疾病的综称,包括疟疾、痢疾、脚气(维生素b1缺乏症)、沙虱病、中毒、喉科病、出血热、黄疸等。
2、为提神
另外,苏轼诗中还提到人们食用槟榔的体验感——“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形容人在吃了面部红润、躯体发热、微微冒汗等反应。很多人其实嚼槟榔也是用来提神醒脑的,因为槟榔中含有较多的生物碱,食用后大脑皮层会受到刺激,从而起到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能使咀嚼者产生欣快、愉悦、幸福的主观感受。槟榔果实中的成分萃取物也已被证实具有抗抑郁的效果。但槟榔果实具有成瘾性,长期咀嚼会出现严重的心理依赖,所以有些人即便意识到了它的危害性,但是也依旧难以戒掉嚼槟榔的习惯。
3、为社交
在某些地方,嚼槟榔也被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就如同朋友聚会饮酒、递烟或者递个口香糖一样,一些有嚼槟榔习俗的地方朋友见面在互相寒暄过后,也会给对方递上槟榔,一边嚼食一边聊天。
槟榔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
在2003年,槟榔已被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证明为一级致癌物,有些国家也将槟榔列入违禁品,禁止携带入境。而在我国,考虑到部分地区习俗、风俗的原因,目前尚未对槟榔明令禁止。在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中有明确提到: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促进牙周、口腔黏膜病变等疾病早诊早治。
综上所述,为了口腔的健康,槟榔还是少吃甚至不吃为妙。以前有这个习惯的人们,可以尝试用其他零食小吃,比如口香糖、话梅等代替。同时,也建议大家积极防治口腔疾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