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9:00,脑中风科普讲座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逸仙楼3楼会议室正式开始,专家们一同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知识盛宴。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且致残率、复发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我国是脑中风高发国家,防治脑中风更是刻不容缓。今年10月29日是第十一个“世界卒中日”,为进一步提高公众防控脑中风的意识,促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帮助了解中风症状及预防、急救、康复等科学知识,10月26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携手家庭医生在线、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开展健康讲座和免费义诊活动。
26日上午9:00,脑中风科普讲座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逸仙楼3楼会议室正式开始,专家们一同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知识盛宴。
神经科主任彭英教授先发表了《脑中风的几个问题探讨与解答》的主题讲座,他指出,我国是全球卒中的第一大国。
脑血管病专科副主任王艺东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观众讲解如何把握黄金6小时,及时拯救脑中风。
在讲座上,脑血管病专科副主任唐亚梅教授也详细讲解了如何从饮食、运动、控制高危因素等方面预防中风的发生。
脑中风年轻人会患中风吗?为何秋冬季节正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家里可以备用一些药物以防中风发生后服用吗……为解答更多的疑问,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在活动现场采访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彭英教授、王艺东教授、唐亚梅教授3位专家,让他们讲解更多关于脑中风的知识。
寒潮季节预防脑中风,首先要注意保暖,及时添衣。
不要过多吸烟喝酒。
多饮水。由于天气变冷时血管收缩、血管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变慢。及时喝水可以稀释血液粘稠度,保持血流通畅。
保持血压平稳。情绪激动或紧张也会导致血压的波动,因此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此外,彭英教授特别提醒,有高血压的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不要随意停药,否则容易导致血压波动,从而引起中风。
小剂量服用抗栓药物,如阿司匹林,比较常用又便宜。但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会对肠胃造成刺激,患有肠道疾病的人群不适合服用,可改为波立维等其他药物。
根据最新的定义,中风发病年龄在35岁以下的被称为“青年卒中”,青年卒中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经常抽烟酗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中风情况的出现。
长期工作劳累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引起血压的波动,从而加快脑血管硬化。
如果不吃早餐,加上少喝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高,形成微小血栓,容易在本就狭窄的动脉里形成小血凝块阻塞血管。
青年卒中病因复杂,除了不良生活习惯,本身存在的器质性疾病,如炎症性动脉病变、烟雾病、先天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导致青年卒中的出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主任彭英教授指出,我国是全球卒中的第一大国,并指出寒潮季节更易诱发中风,日常必须做好预防措施。
据卒中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已成全球卒中的第一大国,每年新发脑卒中195万人 ,卒中死亡人数高达156万人,这不得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而彭英教授表示,中风等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等。此外,抽烟喝酒、肥胖、缺乏体育锻炼、不合理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
除上面提到的危险因素外,脑中风常常还受某些环境的影响,如寒潮。很多人都知道,在寒冷的冬春季尤其是寒潮时,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明显增加,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脑血管病专科副主任王艺东教授发表了《拯救脑中风 把握黄金六小时》的主题讲座,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听众讲解了什么是脑中风、突发中风会出现哪些症状以及如何把握宝贵时间,拯救脑中风患者。
据王艺东教授表示,目前中风已经成为我国致死率和残疾率最高的疾病,还伴随着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我国现存中风患者就有700多万,每年新发中风的病例约200万例,平均每12秒有一个人发生中风!而且存活者中约3/4丧失劳动能力,中风后患者的复发率更以平均每年8.7%的速度递增……这些血淋淋的数据,都向我们展现出中风的的“可怕”。但庆幸的是,如果中风能及时得到救治,死亡率和自残率都会大大下降,因此,识别中风前兆,掌握中风的急救知识,对挽救中风病人十分重要。
1、语言测试: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是否出现说话不清楚或无法说话。 2、微笑测试:请患者“露齿”或微笑,是否出现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 3、举手测试:请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钟,是否一个手臂无法维持。 中风发病十分急骤,以上3项测试可作为判断中风的预警信号,只要发现一项有异常,就应赶紧拨打120,将病人送往有溶栓取栓能力的医院。
唐亚梅教授特别提醒,曾经发生过脑中风的患者再次发病的风险概率是从未发生过中风的普通人群的9倍!面对这个“头号杀手”,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我来说两句